记得有一句话,“人总需要有一段时间在路上,无论是身,还是心。”因为这次台湾交换的体验,可以让我体会到身和心都在路上的兴奋感与激动感。
当我已经把看繁体字当作是熟悉的生活,当我已经可以自在搭乘捷运而不需要认真的研究地图,当我已经养成习惯对每一件事情说谢谢,当我已经可以用湾湾腔和计程车司机说话而不会被发现我是大陆人,当我真正认识了很多台湾的老师和同学之后,我意识到我这个大陆来台的交换生已经渐渐的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像“在地人”一样,而此刻,我却离开大陆短短一个多月了。
一这是台湾
到了台湾,必不可少的必然是体验在地的风景和美食,那么台北的繁华,花莲的壮美,阿里山日月潭的秀丽,垦丁的阳光与温暖,还有各个夜市的小吃,大概就是我在台湾生活了两个多月后最直观的体验。
从刚开始到台湾的慌乱,到后来终于能够静下心来用各种零零散散的时间拼凑出各个旅程,体验了绝大多数的夜市和各种著名的或是隐匿的美食,真是对身心的全方面的满足。一直向往着,如果到了台湾一定也要尝试一次单车环岛,可是由于课程的密集和环岛时间的要求,最终没能成行。但是也曾骑到过台北及九份,不得不说是一次难忘的体验。台湾会有设专门的单车径,非常人性化;即使是在路上,汽车也会优先对单车和行人进行礼让,不管是你的速度较慢还是说因为避让或是别的原因骑到了路的中间,汽车也会静静的跟在后面,不会鸣笛催促,非常的礼貌;还记得在骑去九份的路上,不间断的上坡真的是让人筋疲力尽,最后实在支撑不住下来推车,可是就在这段路上,不断的有人从你旁边经过替你加油鼓劲,不管是开车的人还是同为骑行的人,在经过时,都会大声的说一句“加油”!在那段艰辛的路程中,真的让人觉得分外的温暖。
二这也是台湾
说完了放松,那么接下来就说些紧张的吧。在淡江大学的半个学期里,我感触最深的就是他们的课程一定是与实践相结合,产学相接,不管是供应链管理课组织我们全班的学生一起去观看绿色能源展和上机做啤酒游戏也好,还是国际企业经营实务课要求我们去做企业访谈,亦或是国际贸易实务让我们上机进行课程的总结与回顾,都是与实践相结合,而不是单单的只要求学习书本的知识。我记得国企实务的老师说过,既然我是教你们实务课程,我就更希望你们能自己去体会和实践,而不是单单靠我教你们和书本上的知识。我想,能将书本知识灵活运用到生活和工作中,才是现在的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吧。
还有一点我觉得比较重要的是,教我们课的老师,不管英文的发音是否纯正,讲起课来十分流畅,这说明至少他们一定是有用功备过课,这点我觉得需要我们学习与借鉴的;而且也并不是说只要求流畅就可以,他们所讲都是结合了现实或自身的经验,而不是只单单根据书本去照念,这让我们能够更好的接受与消化。
三这就是台湾
我生活在淡水,是一个离繁华很近,离喧嚣很远的地方。这里有通往台北中心的捷运和公车,交通非常方便;这里有渔人码头,淡水老街,晚上烦闷的时候沿著淡水河走走,看著夜色,或是坐船去八里,慢节奏的生活,安静而又舒适。
待了这么久,有很多“美”的地方,不管是人还是景。校园里,会有许许多多残障人士,学校对于他们的保护很多,同学们也不会有歧视的现象;扶手梯上,人们都会自觉站在右侧,而左侧留给有急事的人上下;街道上很少有垃圾箱,大家都会自觉的把垃圾装进包里带回家进行分类后再丢弃;捷运上,不会有人随便吃喝,而优待座也会一直空着直到有真正需要的人去坐;马路上,车辆礼让行人,不会催促鸣笛而是静静等候;商店里,人们总是时刻保持笑容态度温和,嘴边常常说着谢谢;不小心撞到人们嘴里总会说著“拍谢拍谢”,就是抱歉的意思,很少会有争吵。还有很多类似的现象,让人感觉非常的和谐和舒适。如果作为一个真正的“在地人”我一定会很喜欢。
感谢生活中的小确幸,让我可以交换到台湾生活学习,体验不一样的风景与文化,也期待有更多的你们可以和我一起体验这样的生活。最后引用一句淡大学姐蔡博艺的话——“我在台湾,我正青春”!

博彩网站
2013国际商务 徐金曼
2015年12月于台湾淡大